泰来县江桥镇“光伏+牧草”项目并网,开启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新模式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,受到了广泛关注。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,一项名为“光伏+牧草”的项目近日成功并网,实现了板上发电、板下养牛的双赢模式,为当地绿色能源和生态养殖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。
泰来县江桥镇位于黑龙江省西部,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。近年来,江桥镇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,大力发展光伏产业,希望通过光伏发电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然而,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,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,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江桥镇创新性地提出了“光伏+牧草”项目。该项目将光伏发电与牧草种植相结合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。项目于去年开始建设,经过近一年的努力,近日成功并网。
在江桥镇的“光伏+牧草”项目现场,记者看到,一片片光伏板整齐排列,蔚为壮观。光伏板下,绿油油的牧草长势喜人。据了解,这些牧草主要是紫花苜蓿,是一种营养价值高、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。
江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明介绍说:“我们选择紫花苜蓿作为牧草种植品种,主要是因为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,且生长周期短,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。同时,紫花苜蓿还可以为光伏板提供遮荫,降低光伏板温度,提高发电效率。”
“光伏+牧草”项目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,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项目建成后,每年可发电约100万千瓦时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0吨。同时,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牧草种植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。
在光伏板下养牛,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景观。养殖户李师傅说:“以前我们养牛都是露天放养,风吹雨打,牛的生存环境较差。现在有了光伏板,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,生长状况明显改善。而且,光伏板下的牧草营养价值高,牛吃了长得更快。”
江桥镇“光伏+牧草”项目的成功并网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江桥镇将继续加大投入,扩大项目规模,力争将“光伏+牧草”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,为我国绿色能源和生态农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总之,泰来县江桥镇“光伏+牧草”项目的成功并网,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,我们还要关注环境保护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像江桥镇这样的绿色项目将涌现出来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